《論語》十大思想內涵
一、為政以德
1.孔子認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養生(食)送死(喪)和祭祀。
2.在治國方略上,孔子主張「為政以德」,用道德和禮數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。也叫「德治」或「禮治」。實行「德治」的具體辦法有:①重教化,輕刑罰;②反對過度榨取,主張「使民也義」;③為政需正己;④舉賢才;⑤取信於民;⑥講究禮節。
3.特別註意孔子的「均無貧」思想。孔子所謂的「均無貧」指的是不同等級地位的人各自得到應該得到的部分,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闡釋的,不同於「平均主義」。
二、克己復禮
1.克己復禮
約束自己而回歸於禮。此處的「禮」指的是周禮。「克己復禮」是孔子在「禮樂崩壞」時代倡導的理論主張和行為準則。
2.禮與仁的關系
孔子的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禮,不僅講製度,講規範,還講帶著仁愛之心去執行這些規範;孔子的仁是禮指導下的仁,是以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的等級製度為前提和目的的仁愛,不是無差別的兼愛、博愛。
3.孝與仁的關系
在「仁」的諸多道德要求中,「孝」與「悌」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種天經地義的綱紀要求,也是一個人「修身養性」、追求「仁」、實踐「仁」的根本。「孝」即孝敬父母,「悌」即尊敬兄長。「孝悌」作為孔子學說中的一個倫理道德觀念,規定了一個人對父母、兄長所應具有的態度和行為要求。
三、知其不可而為之
1.知其不可而為之
「知其不可而為之」是對孔子的概括,表現出孔子堅持理想、堅持原則、認定目標的執著精神。這種精神,是儒家積極進取思想的集中體現。在今天,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提倡的。
2.儒道之辯——入世與出世
孔子不倡導消極避世,與道家的主張不同。孔子「憮然」(悵惘失意的樣子),一方面為眾生滔滔、知音難覓而悵惘;另一方面又堅定不移地堅持著自己的濟世思想,知其不可而為之,認為天下無道,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,匡扶正義。應該說「知其不可而為之」是做人的大道理,我們也應該學習孔子這種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。
值得指出的是,孔子的「改革」目標是要「復禮」,回到他想象的周代,也許他很「天真」,但這畢竟是一種歷史的退步,因此,這種「知其不可而為之」其實就是一種保守落後的頑固不化,退一步說,這也是一種缺少科學理性的精神。
四、仁者愛人
1.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「仁」。「仁者愛人」強調的是待人的態度與準則。
(1)「仁」的根本:孝順父母(「孝」)、尊敬兄長(「悌」)。
(2)「仁」的具體準則:對人盡心竭力、待人寬厚仁慈。
(3)「仁」的具體表現:誠心誠意地協助盲人、同情有喪事的人、善待自然等。「仁」並不是高深莫測的深奧理論,而是滲透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。
(4)「仁」的最高境界:能施恩於百姓、周濟大眾。
(5)要做到「仁」的途徑和方法:「能近取譬」、推己及人,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。
(6)施行「仁」而達到的理想效果:使老人安逸、使朋友信任、使年輕人得到關愛。
2.判斷「仁者」的標準
孔子主張誌士仁人應殺身成仁,但孔子的「仁」的最高標準是看一個人是否對社會、對百姓做出貢獻,看他能否維護王權、安定百姓,而不是講求小信小節。
3.「仁」與「聖」的區別
「仁」著眼於推己及人,側重於主觀願望;「聖」追求博施濟眾,側重於行為效果。
五、君子之風
1.君子
所謂「君子」,即「文」(外在的行為表現)和「質」(內在的修養)兼美的人。
(1)「文」的具體要求:要行為有禮,態度謙遜。孔子身體力行,「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」,這就是「文」的傑出代表。
(2)「質」的具體要求:①要堅守道義,講求誠信,即「誌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」,甚至「殺身以成仁」;②要見利思義,重義輕利,安貧樂道,視不義而得的富貴如浮雲,不恥惡衣惡食,不患得患失;③要樂以忘憂,做到不憂、不惑、不懼;④要動靜適宜,心胸廣大,意誌堅毅。
總之,就是要文質兼美、溫和嚴肅、威而不猛、莊重安詳。
2.小人
小人見利忘義、貪生怕死、貪圖享受、患得患失。孔子將這種人斥為「鄙夫」(庸俗淺薄的人),認為這種人為了個人利益,什麽手段都使得出來,不可與其共事。
六、周而不比
1.周而不比
「周而不比」主要就是「群而不黨」,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,與眾人和諧相處,不拉小團體,不結黨營私。要做到「周而不比」,①要胸襟寬廣,不要心胸狹窄、結黨營私、排除異己;②要以道義為重、做人講忠信、辦事講原則,而不要唯利是圖、互相勾結利用、背信棄義,以原則做交易。
根據孔子關於交友的論述,「周而不比」主要表現在「群而不黨」「和而不同」,即交往應有一定的原則,出於正當的目的,「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」,而不是朋比為奸。又提出三種「益友」與三種「損友」為交友的標準,應該與正直、誠信、博學多聞的人交往,而不與諂媚逢迎、態度偽善、誇誇其談的人相交。
交友也應有度。「規過勸善」是朋友的真正價值所在,但也有一定的限度,否則會使感情疏遠甚至反目成仇;朋友之間的交往應遵循適度原則,保持一定的距離,才能使彼此的關系更加和睦。對待朋友不「以言舉人」,也不「以人廢言」。
2.以直報怨
孔子的「以直報怨」即當面直陳其怨,不必迂回曲折、旁敲側擊,而應單刀直入,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憤怨。相對而言,道家的「以德報怨」顯得過於寬厚;法家的「以牙還牙」「以怨報怨」,顯得太褊狹。冤冤相報,不利於社會穩定,「以直報怨」當是比較高的境界。
▲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,孔子卻說「矜而不爭」,告誡人們不要爭強好勝。假如我們依照孔子的這些思想來處事,不是沒有進取心,與時代相悖了嗎? 答:不與時代相悖。孔子認為君子有「仁德」之心,君子不爭,不是說沒有進取心。君子有進取心,但不與人斤斤計較,不為私利與他人爭執,更不去爭名於朝,奪利於市。君子在集體生活中,與他人和睦相處,關系融洽,為公共利益、為多數人的利益而團結一致,而恥於與少數人拉幫結派,相互勾結。孔子這種人格期待,無論於古於今,都是深含啟迪意義的。
▲從交友有益的角度來說,你認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較適合做自己的朋友?請舉一例並說明理由。 答:(示例)顏回。顏回雖然家境貧寒,缺衣少食,生活艱苦,卻能忍受困苦,不為物質所累,自得其樂,始終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寧。與顏回為友,能夠讓自己也擁有一顆淡然的心,保持良好的心態,快樂地生活。
七、誨人不倦
1.孔子的教育思想
(1)有教無類。指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、沒有區別。
(2)啟發誘導。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」,假如學生未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,就不勉強施教。孔子特別重視讓學生根據已知事物的知識、經驗有所發揮,他與子夏對《詩經》的討論引發子夏的頓悟,就是最好的例證。
(3)循序漸進。
(4)重視詩禮。
2.孔子的治學思想
述而不作。指只綜合、闡述和宣傳古代前賢的理論、學說、主張,而不創新立異、自立新說。這是孔子謙虛的說法,也跟他的政治傾向有關。孔子提倡「復禮」,向往周朝的禮儀、製度、文化,而當時的現實是「禮崩樂壞」,所以他更認為要大力宣揚古代文化。對於「述而不作」,一方面說明孔子「復古」的政治立場,以古代禮樂作為最高的標準;但另一方面,孔子在綜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體系,有創新在,並非「傳聲筒」,更非今天一些「學者」東拼西湊、剪剪貼貼可比。
3.教學方法
因材施教。孔子註重學生個體差異,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,分科教育,定向培養。
八、高山仰止
主要領會孔子作為一個老師與學生的融洽關系及其人格魅力。
孔子的學問與道德是高不可攀的,但是他並不以此為傲。孔門師生之間融洽和諧、真誠相待。他賞罰公正,喜怒好惡從不掩飾。孔門弟子即使受到老師的嚴厲斥責,也依然理解老師、尊敬老師。顏淵對老師的評價是「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」;子貢對老師相當尊敬,不能容忍別人對老師的詆毀,他把老師的學問比作「數仞之墻」,同時又把孔子比作「日月」,「無得而逾」。
孔子對待學生至情至性、平易近人,一點架子也沒有。老師說錯話,學生可以反駁;老師做錯事,學生可以不高興。孔子對學生的態度,有成績就表揚,有過錯就批評。孔子關愛學生如同關愛自己的孩子。當學生誌向高遠、斐然成章時,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;對子路,擔心憂慮,惋惜慨嘆;對顏淵之死,悲傷欲絕;對伯牛之疾,痛苦無奈等。
九、沂水春風
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禮樂治國的思想。
「沂水春風」是禮樂治國精神的體現,是國泰民安、和諧社會構想的縮影。
曾點所描繪的「春遊圖景」的境界,就是社會安定、國家自主、經濟穩定、天下太平,每個人都能享受真、善、美的人生,是「為國以禮」的結果,與孔子的治國思想相同,所以孔子「與點」。
子路不知謙讓,本身就不符合「禮治」之道,所以孔子會「哂」子路。
十、中庸之道
1.中庸之道
(1)強調處事有「度」,過猶不及。「不及」是沒有達到「中」,其原因在於太拘謹和保守;而「過」則是超過了「中」,其原因在於太放縱和激進。兩者盡管趨向相反,但都違背事物的客觀規律,因而都是偏離中道而走向極端的失中現象。
(2)強調符合義的原則性。與人交往要有度,符合道義的就去做,不符合道義的就不做。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夠了,就是一個君子了。
(3)強調溫和的處事原則。真正的中庸是不偏於狂,也不偏於狷,人的氣質、德行、作風都不偏於任何一方,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製,互相補充,這樣才符合中庸。
(4)強調「權」的重要性。(通權達變)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規不斷變化發展的同時,還可能出現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況。而中庸之道作為一種切合實際的思想方法,必須與之相適應。所以,在具體實踐中運用「中」這一基本原則時,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而有所變通。
2.和而不同
(1)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上的統一或協調狀態,叫作「和」。「和」是處理各種關系的一個準則,強調在一定的原則下尋求各方的協調與和諧,在處理人際關系上表現為不盲目附和,又能兼容不同意見,是保持個性的統一,是差別的多樣的統一。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,但他對待任何事物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,從來不願人雲亦雲,盲目附和。
(2)掩蓋或否定事物的矛盾,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致,叫作「同」。「同」是同一事物的簡單相加,在處理人際關系上表現為盲目附和,不肯表達自己的意見,是無原則的調和,是無差別的同一。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,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,而不講求原則,但他卻不能與別人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。
與周圍人保持怎樣的人際關系只是在處事為人方面。其實,在所有的問題上,往往都能體現出「和而不同」和「同而不和」的區別。
3.「中庸」「和」的精神實質
「中庸」「和」的精神實質是要求人們在處理人際關系、對待社會問題時依據道德原則保持中立態度、考慮問題全面、不走極端、對人寬容大度,這樣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保持穩定,有利於社會安定。在今天建設「和諧社會」進程中,應借鑒孔子的這一理論。
「中庸」不是「折中主義」。全面看《論語》中關於「中庸」「和」的論述,可知孔子還提倡「和而不同」(在保持穩定下允許不同意見),反對「同而不和」(表面上強求統一),反對無「是非」原則的「鄉原」等。
孔子的「中庸」思想包含做事、考慮問題要「執中」而不偏(考慮全面,不走極端),「和而不同」,對人寬容包涵,但又堅持道德原則,做事、考慮問題要穩健、合情合理等內容,不應片面理解。
孔子欣賞那些被好人擁戴、被惡人討厭的正直之士。他同時也鄙視、批判那種善惡不分、是非不分、毫無原則、含糊茍且、兩頭討好,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,「同乎流俗,合乎汙世」的折中主義者,是敗壞道德的人,稱之為「鄉原」,貶之曰「鄉原,德之賊也」。